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吉林教育出版社總數: 13
漢語修辭學史綱
作者易蒲,李金苓
分類號C2.3.5 201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89
結構功能語言學—布拉格學派
作者錢軍
分類號C2.1.9 023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8
漢字漢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
作者袁曉園
分類號C2.3.2 101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1
生態漢語學
作者李國正
分類號C2.3.8 002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1
中國修辭史 (下)
作者陳光磊、趙毅、段曹林、張春泉
分類號C2.3.5 119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數千年漢民族語言實踐中的修辭現象,著重描寫了修辭技巧在語言運用中的演變,探究了它的演變規律,並力求揭示其發展的文化動因。是一 部原創性著作。 本書分為三卷本。上卷論述語音、詞彙、句法修辭的歷史演變,中卷論述辭格的歷史演變,下卷主要 論述篇章結構修辭的歷史演變。
這套書在內容上有兩個特點,第一:從五個方面描述和勾勒了從先秦至現代修辭史發展演變的軌跡。而這套書是以特定的五個部份為綱進行古往今來的縱線描述的。這五部份是語音修辭史、詞彙修辭史、句法修辭史、辭格史和篇章結構修辭史。第二:重視理論闡述,除在書前專門寫有「導論」外,還在各個部份的「緒論」、「引言」和「結語」中,從多個不同角度在理論上進行論析。
這套書適合專業的研究者和大學師生閱讀。


下卷

第十章 仿擬的演變
第十一章 析字的演變
第十二章 鑲嵌的演變
第十三章 頂真的演變


第五編 篇章結構修辭史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史傳體篇章結構修辭模式及其歷時演進
第三章 八股文的篇章結構修辭模式及其歷時演進


後記
中國修辭史 (中)
作者陳光磊、趙毅、段曹林、張春泉
分類號C2.3.5 118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數千年漢民族語言實踐中的修辭現象,著重描寫了修辭技巧在語言運用中的演變,探究了它的演變規律,並力求揭示其發展的文化動因。是一 部原創性著作。 本書分為三卷本。上卷論述語音、詞彙、句法修辭的歷史演變,中卷論述辭格的歷史演變,下卷主要 論述篇章結構修辭的歷史演變。
這套書在內容上有兩個特點,第一:從五個方面描述和勾勒了從先秦至現代修辭史發展演變的軌跡。而這套書是以特定的五個部份為綱進行古往今來的縱線描述的。這五部份是語音修辭史、詞彙修辭史、句法修辭史、辭格史和篇章結構修辭史。第二:重視理論闡述,除在書前專門寫有「導論」外,還在各個部份的「緒論」、「引言」和「結語」中,從多個不同角度在理論上進行論析。
這套書適合專業的研究者和大學師生閱讀。


中卷

第四編 辭格演變史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比喻的演變
第三章 借代的演變
第四章 引用的演變
第五章 移就的演變
第六章 比擬的演變
第七章 諷喻的演變
第八章 避諱的演變
第九章 回文的演變
中國修辭史 (上)
作者陳光磊、趙毅、段曹林、張春泉
分類號C2.3.5 117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數千年漢民族語言實踐中的修辭現象,著重描寫了修辭技巧在語言運用中的演變,探究了它的演變規律,並力求揭示其發展的文化動因。是一 部原創性著作。 本書分為三卷本。上卷論述語音、詞彙、句法修辭的歷史演變,中卷論述辭格的歷史演變,下卷主要 論述篇章結構修辭的歷史演變。
這套書在內容上有兩個特點,第一:從五個方面描述和勾勒了從先秦至現代修辭史發展演變的軌跡。而這套書是以特定的五個部份為綱進行古往今來的縱線描述的。這五部份是語音修辭史、詞彙修辭史、句法修辭史、辭格史和篇章結構修辭史。第二:重視理論闡述,除在書前專門寫有「導論」外,還在各個部份的「緒論」、「引言」和「結語」中,從多個不同角度在理論上進行論析。
這套書適合專業的研究者和大學師生閱讀。


上卷

第一篇 語音修辭史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先秦語音修辭
第三章 秦漢至隋語音修辭
第四章 隋唐語音修辭
第五章 宋元語音修辭
第六章 明清語音修辭
第七章 現代語音修辭
第八章 結語


第二編 詞彙修辭史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稱謂詞語修辭的演變
第三章 敬謙詞語修辭的演變
第四章 結語


第三編 句法修辭史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先秦時期的句法修辭
第三章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句法修辭
第四章 隋唐宋元時期的句法修辭
第五章 明清時期的句法修辭
第六章 現代的句法修辭
第七章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