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大安出版社總數: 31
中古文學論叢
作者林文月
分類號C4.3.2 014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李覯與王安石研究
作者夏長樸
分類號C4.3.4 012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視覺語言學
作者游順釗
分類號C2.1.9 030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出版年1991
現代散文類型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08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現代散文現象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12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石學蠡探
作者葉國良
分類號C5.3.6 001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現代散文縱橫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11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現代散文構成論
作者鄭明俐
分類號C4.5.2 010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晚清小說理論研究
作者康來新
分類號C4.7.3 027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作者廖蔚卿
分類號C4.3.2 001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詩經的歷史公案
作者李家樹
分類號C5.6.2 024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出版年1990
唐宋古文新探
作者何寄澎
分類號C4.2.2 005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出版年2000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
作者葉嘉瑩
分類號C4.2.3 002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出版年1999
杜甫與六朝詩人
作者呂正惠
分類號C4.3.3 001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詩詞曲格律淺說
作者呂正惠
分類號C4.2.3 010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出版年1991
古典小說散論
作者樂蘅軍
分類號C4.2.4 009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示範了一種至為難得的論述模式,作者嗜讀經典的專業素養,洞燭幽微的靈敏感性,乃至高度審美價值的書寫風格。凡此種種,莫不是文學好書的理想,難怪自問世之始(一九七六年純文學版),歷經多年,一直受到「古典小說」領域研究者的重視。大安出版社於三十週年社慶之際,取得作者授權,重新排印推出,卻仍然沿用原有書名。除了服務海內外同好外,也希望藉此永續人文出版的美好傳統。

自序
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
悲劇英雄在中國古神話中的造象
梁山泊的締造與幻滅─論水滸的悲劇嘲弄
從水滸潘金蓮故事到金瓶梅的風格變易
馬純上在西湖
楊執中的銅爐及其他
世紀的漂泊者─論「儒林外史」群像
蓬萊詭戲─論「鏡花緣」的世界觀
浪漫之愛與古典之情
從荒謬到超越─論古典小說中神話情節的基本意涵
現代散文構成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10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從「修辭」、「意象」、「描寫」、「敘述」、「結構」五方面來論述散文的構成理論。全書分節分目,暢論其基本觀念及深層理論,並處處舉例為證,再加說明、分析與印證。文筆簡要、組織嚴密、引例確當、論析深入,包容古今中外之說,並時有個人之創見,對散文理論之建立,自有其貢獻。本書適合專門對現代散文有所研究的學者閱讀。 序 第一章 散文修辭論 第一節 修辭的意義 第二節 修辭特質 第三節 修辭旨趣 第四節 修辭模式 第二章 散文意象論 第一節 意象的意義 第二節 意象類型 第三節 意象構造 第三章 散文描寫論 第一節 描寫的意義 第二節 描寫角度 第三節 描寫手法 第四節 描寫類型1 第五節 描寫類型2 第四章 散文敘述論 第一節 敘述的意義 第二節 敘述者 第三節 敘述觀點 第四節 敘述時間 第五節 敘述內容 第五章 散文結構論 第一節 結構的意義 第二節 形式結構 第三節 情節結構 第四節 體勢結構 第五節 思維結構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構成理論的整體觀 第二節 構成理論的新趨勢 引用及參考書目
現代散文縱橫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11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現代散文承繼傳統、擷取歐西、東洋之菁華,而有別開生面之表現,然七十年來頗乏系統之研究與論述。著者原具深厚古典文學素養,近年以來特注心血於現代散文,成績斐然。本書即其戴至目前為止研究成果之總集,有全面性之綜合論述,亦有作家作品個別之評析,適合專門對現代散文有所研究的學者閱讀。 序 一 輯綜論 中國現代散文芻論 現代散文的寫作與欣賞 現代散文的寫作與欣賞 二 輯個論 陸蠡論 琦君論 木心論 余光中論 林耀德論 言曦「世緣鎖記」 張寧靜「春意」 洪素麗「昔人的臉」 羅青「羅青散文集」 林彧「愛草」
小說入門
作者李喬
分類號C4.5.3 029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李喬的《小說入門》有三輯,每一輯都從多方面向讀者解釋何為小說,如何創作小說,當中有何類型、技巧等,並附以例子詳加闡述,是作為初學者最好的小說創作與閱讀最好的入門書籍之一。 目錄 序 新版序 第一輯 認識小說 開場白 小說是甚麼 小說讀法 主題分析 評審標準 形式與內容 主題的內涵 反主題情況 創新重要 虛構的必要 虛構的限制 想像與感情 發展想像力 語言的認識 方言的思考 文學語言之辯 寬廣的語言大道 說「經驗底」 淺說象徵 長篇小說概說 長篇小說的類型 長篇小說的條件 長篇小說故事來源 創作的瓶頸 短篇小說的危機 短篇小說的效果 風格之誕生 人格與文格 第二輯 寫作實務 誰來寫小說 寫甚麼好 寫小說的動機 小說的魅力 主題的經營 主題的思考 如何成形 關於結構 情節要合理 「情節過程」最要緊 兩種程式 小說眼 創作過程有機論 叙事觀點 再談觀點 三談觀點 長篇小說「觀點」之選擇 難纏的「人物」 小說人物塑造 語言鍛鍊 對話的功用 對話的原則 潛意識的誘引 「意識流小說」寫法 意識流小說舉例 小說的開頭 小說的中樞 「時空凝縮」 高潮面面觀 衝突的分析 淺說「變化」 象徵的材料 象徵的經營 長篇小說的人物 長篇小說的形式之選擇 「歷史素材的運用 「歷史素材小說」的寫作 「舊瓶新酒」 「白蛇」如何新傳 第三輯 其他思考 掌聲之害 大步與小步 小說與詩 小說與散文 小說與戲劇 小說與報導文學 關於文學理論 關於批評 文學與政治 小說的社會責任 小說與群性 關於「政治小說」 關於「第三世界」文學 展望世界各地的小說 小說創作問答客門 小說與人類同壽 附錄 作者研究舉例 作品評論舉例 臺灣文學的過去與未來 「小說.小說」後記
現代散文現象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12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主題
註釋
當代特定文類發展現象的研究近年已成為兩岸文學界重要議題,其中尤以小說與詩最受關切,至於散文現象領域仍屬亟待開發之範疇。本書作者多年傾心於散文類型、構成與風格理論;在本書中則集中方向於現象探索,而不為通俗的文藝社會學方法所拘束,兼及實證與理論的互相印證,透過不同切入角度,呈現出現代散文現象的多種面貌。本書適合專門對現代散文有所研究的學者閱讀。 序 一 臺灣現代散文現象觀測 二 臺灣現代散文的危機 三 臺灣現代散文中的祟高情感 四 臺灣現代散文女作家筆下的父親形象 五 新新聞與現代散文的交軌 六 臺灣的現代散文研究 七 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現象
現代散文類型論
作者鄭明娳
分類號C4.5.2 008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出版年2010
主題
註釋
鄭明娳的《現代散文類型論》,專門討論散文的分類。把散文分成主要類型與特殊結構的類型,試看這樣分出來的結果有:情趣小品、哲理小品、雜文、日記、書信、序跋、遊記、傳知散文、報導文學、傳記文 學等十類。作者把七十年來的散文類型重新界定,釐清脈絡,兼顧其歷史與後設觀點,從建立出此書的現代散文類型論,對於求學者、未來學界可謂提供了不少便利。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散文的源流 第二節 現代散文的涵義 (一) 名義 (二) 內涵 第三節 現代散文的分類 第二章 散文的主要類型 第一節 情趣小品 (一) 人情小品 (二) 物趣小品 第二節 哲理小品 (一) 直接式說理 (二) 抒情式說理 (三) 敘事式說理 第三節 雜文 (一) 社會批評 (二) 人生雜談 第三章 特殊結構的類型 第一節 日記 (一) 原始性日記 (二) 日記體散文 第二節 書信 (一) 原始性書信 (二) 書信體散文 第三節 序跋 (一) 自序跋 (二) 他序跋 (三) 代序跋 第四節 遊記 (一) 景觀式遊記 (二) 人文式遊記 第五節 傳知散文 (一) 人文知識 (二) 社會科學 (三) 自然科學 第六節 報導文學 (一) 經驗式報導文學 (二) 考證式報導文學 第七節 傳記文學 (一) 自傳 (二) 他傳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節 分類的功能 (一) 提供研究與創作的基礎 (二) 掌握散文史發展的動向 第二節 整合的趨勢 (一) 類型整合的實驗 (二) 中間文類的誕生 (三) 科技整合的潛力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