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宋代散文史論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1.3 036
出版中華書局
主題語文與文學
題目專題文學史
描述本書對宋代散文史作了詳細的介紹。全書共分理論探索和宋代散文研究兩部分。內容包括:散文理論探索;中國古典散文審美研究;散文傳統研究;宋初的散文;北宋中前期的散文創作;南宋散文流派研究等。本書內容全面,論述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本書可供大學中文系師生教學使用,也可作為現當代文學研究者、愛好者的參考。 上編理論探索編 第一章散文理論探索 第一節中國古代“散文”概念發生研究 一、散文新概念的發生與佛教之關係研究 二、散文概念的接受史 三、散文意義的發生 第二節散語考論 一、作為文體的散語的出現 二、散語與中印文化交流 三、散語與散文 四、與散語相對的一些概念 五、宋人對散語的文體特性要求 六、散語消亡的原因探討 第二章中國古典散文審美研究 第一節風神:中國古典散文的美 一、風神源流的探討 二、風神論的內涵探討 三、風神論在清代民國的失落 第二節中國古代散文中的自由思想 以蘇軾散文為例 一、自由的思想 二、抒寫自由的心靈 三、抒寫的自由 第三章散文傳統研究 第一節論中國古代散文史上有無浪漫主義傳統 一、現代學術史上的小品文之爭與浪漫派 二、古代散文史上有沒有浪漫主義 三、中國散文的浪漫主義傳統 第二節論中國古典主義散文的強勢傳統 一、什麼是古典主義 二、中國古典主義散文的擬古歷程 三、中國古代散文的古典主義強勢傳統的原因探討 下編宋代散文研究 第一章宋初的散文 第一節種放,宋代古文運動的重要一環 一、種放在北宋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 二、種放之隱與仕:宋初道學與儒學如何實現轉換 三、種放與宋代古文運動 第二節散文元不讓八家的王禹 一、王禹傅,儒學復興運動的先驅者 二、開一代風氣的古文運動理論 三、王禹散文藝術成就 第二章北宋中前期的散文創作 第一節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官學背景 一、帝王的儒學 二、儒學的政策化:天聖科舉改革 第二節西京幕府作家群的散文創作 一、儒家名節思想。 二、歐陽修對尹洙“簡而有法”散文藝術的借鑒 第三節慶曆黨議與慶曆散文 一、論慶曆散文的議政主題 二、慶曆黨議與歐陽修的散文成就 第四節北宋科舉改革與散文革新運動 一、詩賦取士與宋初文學 二、仁宗朝科舉改革與文學 三、王安石科舉改革與文學 第三章北宋中後期的散文創作 第一節廬陵學與歐陽修散文的六一風神 一、夫子氣象與六一風神 二、《春秋》學與六一風神 三、廬陵史學與六一風神 四、廬陵學之“人情說”與六一風神 第二節“荊公新學”與王安石散文的風格 一、“荊公新學”與王安石的文學觀 二、王安石古文的總體審視 三、“荊公新學”的特質與王文古奧深邃的藝術風貌 四、“荊公新學”與王文之拗折勁健 第三節論蘇洵散文的淵源及文學史定位 一、思想雜學 二、地緣特色蜀學 三、文章淵源縱橫家 四、文章大家 第四節曾鞏散文的文學成就與接受史上的差異性研究 一、接受史上的曾鞏 二、曾鞏散文與中國古典散文之教化觀 三、曾鞏散文與中國古典散文的雜文學觀 第五節北宋五子的散文創作 第四章南宋散文流派研究 第一節“永嘉文派”研究 一、永嘉學術的發展與“永嘉文派” 二、“永嘉文派”各家散文創作 三、地域文化內涵、文學傳統與“永嘉文派” 第二節江湖文派研究 一、江湖文派與文在江湖 二、小品文的轉型 三、隨意的抒寫 四、寫意之風格 五、分論諸家 第三節閩學文派研究 一、閩學文派的形成 二、閩學文派各家散文研究 三、閩學與閩學文派關係研究 第四節南宋江西散文研究 一、晉唐、北宋時期江西散文的崛起及其社會條件 二、地域文化、儒學傳統、文學傳統與南宋江西散文 三、“文壇領袖”周必大及其散文創作 四、南宋江西散文作家個案研究 第五節宋代嶺南散文三家研究 一、“質實空靈”:餘靖的“嶺南風物記” 二、“盛德清風”:崔與之真摯深情的奏劄文 三、“繼往開來”:李昴英的散文創作 第六節宋元之際遺民散文研究 一、宋元易代背景和遺民文人狀況 二、遺民散文體現的精神特質 三、遺民散文藝術價值探討 附錄 一、《文章精義》考 1.《文章精義》作者考 2.李淦小傳 3.版本系統 二、《宋文鑒》與江鈿的《宋文海》考 1.科舉、籍貫 2.職官 3.事蹟 4.《宋文海》與《宋文鑒》的演變 5.評《宋文海》 三、“韓柳文章”的闡揚者黃大輿考 從黃大輿的幾篇佚文看他的生平事蹟 四、富吳體考論 1.富吳體人物考 2.北京三傑考 3.人們對富吳體與唐代古文運動關係的誤解 後記
ISBN9787101060294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R00123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1.3 036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