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作者 : 邵敬敏總數: 21
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33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00
漢語語法學史稿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206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0
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209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6
漢語語法學史稿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206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3
九十年代的語法思考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008
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1994
現代漢語通論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2.1 066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1
廣告實用寫作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1.9.5 001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1992
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034
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1994
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034
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1994
九十年代的語法思考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008
出版社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1994
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
作者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
分類號C2.4.2 024
出版社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主題
註釋
長期以來,香港的學術界、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對港式中文的地位、性質、價值,以及跟標準中文的關係,存在著諸多爭議。本書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從整體上界定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涵義,梳理港式中文形成的歷史,指出研究港式中文的意義、理論和方法,從詞語、句法、語用以及文化等多個角度,將港式中文跟粵語、英語、文言文以及普通話進行立體比較,分析其異同及其成因。本書兼顧全面,體系完整,對港式中文的各類語言現象作了系統的梳理和全面的分析,極具現實意義及參考價值。

序言
第一篇 總論
第二篇 詞語比較
第三篇 句法比較
第四篇 語用比較
參考文献
本書作者簡介
21世紀漢語方言語法新探索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077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21世紀漢語方言語法新探索》稿由國際研討會優秀論文集選摘結集而成。主要介紹了各地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取得 的進步以及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的形勢。有關研究的深入,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語法學的語料寶庫,具有方法論及語言 類型學的意義。適合研究有關方面的學者參考。


● 前言 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的現狀與思考

● 語言接觸與類型學研究

● 漢語方言正反問的類型學比較

● 漢語方言中動詞重疊的差別

● 馬、泰兩國粵語中的“Ⅱ左”

● 在海南回輝話裏可見到的漢語語法的影響

● 語言演變及語法化研究

● 方言語法結構變異中的重音標誌例釋——以“是”任指義的發展線索為例

● 早期粵語從“在zhoi”到“睬hai”的演變過程及其原因

● 漢語“動疊+補”結構的共時比較和歷時考察

● 從幾個標記助詞看贛方言與近代漢語的關係

● 山西方言名詞化標記的來源

● 方言語義範疇研究

● 廣州話趨向範疇的表意分佈

● 湖南祁東話表示雙數的“兩個”

● 鄂東方言的時問量範疇

● 時體研究

● 贛東北方言中動詞完成體標記的形式、功能及其類型

● 魏縣方言中具有兩種語音形式的“了”

● 河南汝南話的“了l”和“了2”

● 南昌方言動詞“著”的語篇功能及其時體意義

● 疑問句研究

● 上海話疑問成分“吖戈”的語義及句法地位

● 近百年來北京話正反問動態研究

● 陝縣方言的選擇問句

● 反復問句——否定動詞“沒得”(“沒有”)向否定副詞轉換的樞紐

● 東北官話的應答詞語

● 虛詞研究

● 上海話“儕”與普通話“都”的異同

● 廣州話的句末語氣詞“來”

● 論晉語中句子後部的隱含與句中虛詞的語氣詞化

● “仲添”真的親如一家嗎——從粵語的“仲”談起

● 粵語語氣副詞“夠”

● 漢語方言的時間副詞“將”

● 益陽方言的結構助詞“的”

● 鐘山平話的三個被動標記詞

● “死去元知萬事空”等詩句之“去”的方言詮釋

● 結構與句式研究

● 兩種“給”字系統與清代南北官話——兼談魯迅與趙樹理作品中的“給”字使

● 差異

● 惠安方言帶動態助詞的單賓句

● “給予義動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句式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分佈及其

● 歷史來源

● 湖南衡東新塘話的量名結構

● 河南林州方言的“V上來”和“V上來了”

● 構詞與小稱研究

● 重疊構詞法:語序規則、音韻規則、響度規則——以蘇州話為例

● 昆明方言四音格狀態形容詞

● 南方方言“兒”類標記詞虛化現象研究

● 東萊片方言“V兒NL”中的“兒”

● 湘語的小稱研究——兼與相關方言比較

● 河南浚縣方言形容詞短語的小稱兒化

● 河北雞澤話的小稱詞綴與稱呼缺位

● 後記
現代漢語通論 (第二版)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2.1 066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主題
註釋
這是一本全新的現代漢語課程教材。它總結了近20年來在現代漢語教學的經驗教訓,力求培養學生觀察、搜集語言事實和分析、研究語言事實的能力。在總體構思、內容取捨、章節安排、練習設計等方面有所創新,同時充分吸收了現代漢語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帶有突破性的現代漢語教材。本書適於師專、教育學院中文專業教學。


導論

 第一節 現代漢語概述
 第二節 現代漢語課程


第一章 語音

 第一節 現代漢語語音概述
 第二節 音節分析:母音和輔音
 第三節 音節分析:聲母和韻母
 第四節 普通話聲調
 第五節 普通話音節結構
 第六節 音位和音位歸納法
 第七節 音變
第八節 節律


第二章 漢字

 第一節 現代漢字概述
 第二節 現代漢字的字形
 第三節 現代漢字的字音
 第四節 現代漢字的字義
 第五節 現代漢字形音義的關係
 第六節 現代漢字的規範化
 第七節 現代漢字的資訊處理


第三章 辭彙

 第一節 現代漢語辭彙概述
 第二節 構詞法
 第三節 辭彙的基本系統
 第四節 辭彙的來源系統
 第五節 辭彙的熟語系統
 第六節 詞義系統
 第七節 詞義的分析與描寫
 第八節 現代漢語辭彙的規範化


第四章 語法

第一節 現代漢語語法概述
第二節 詞類和功能分析法
 第三節 虛詞與詞類劃分理論
 第四節 短語及層次分析法
 第五節 句型系統
 第六節 句式系統
 第七節 句類系統
 第八節 句法結構中的語義分析
 第九節 歧義現象分析
 第十節 句子的動態變化
 第十一節 句法語義的認知解釋
 第十二節 複句類型
 第十三節 多重複句與緊縮複句


第五章 語用

第一節 現代漢語語用概述
第二節 言語行為及其基本準則
第三節 話語結構
第四節 語用意義
第五節 語言要素的修辭
第六節 語用效果與辭格
第七節 語體分析
第八節 病句修改


第1版後記

第2版後記

附錄一 中文拼音方案

附錄二 國際音標簡表

附錄三 普通話聲韻配合總表
21世紀第四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 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 (四)
作者邵敬敏、谷曉恆
分類號C2.3.4 31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是“第四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暨第十屆現代漢語語法研討會)的論文集,參加會議的有來自法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及香港、臺灣、內地的學者共100多人。論文涉及領域較廣,對目前語言學各研究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廣泛探討,主要論題有:


(一)重要理論與方法問題的研究
(二)功能詞、特色詞的研究
(三)句法組合的研究
(四)語義範疇、語義角色的研究
(五)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研究
(六)方言語法的研究


本書適合語言學家及漢語研究工作者閱讀。

● 代前言:第四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開幕詞
● 賀信
● 對當前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的兩點想法
● “人定勝天”的古代原本用法與現代通常用法


理論探索

● 描寫•解釋•應用——關於當代語言學研究的一些思考
● 向心結構及相關概念
● 結構與意義的匹配類型
● “NP+的+VP”結構難題的解析
● 句子的三層結構及其三層分析法——一種新的句子結構觀與析句程式


虛詞研究

● 語義結構和漢語虛詞語義分析
● “X然”+“間”的兩種表達功能
● 推斷語氣副詞“果真”的語法語義分析
● “全部”、“所有”和“一切”的語義考察
● “暈”的嘆詞化傾向及其成因


結構研究

● “連A也/都B”框式結構及其框式化特點
● “除”類介詞語法化歷程及“除”類介詞框架的產生和發展
● “A很多”結構的歷時考察及其在現代漢語中的擴散
● 現代漢語中的供使句 從“VP的N”與“VP了的N”的平行現象看
● “了”的語義•語用功能


句式研究

● 漢語被動觀念的標現級度研究
● 句首前置定語和狀語的位移性質思辨
● 附著事件的過程結構與附著動詞過程特徵的互動
● 從相關句式看存現句的句式意義
● 半截子埋怨式“把”字句的結構語義分析


句法語義研究

● 受事和施事的不對稱
● 論同類情態的組配規則
● 試論量詞“串”對名詞選擇的範疇化過程
● “如果說……”和“與其說……”
● 現代漢語中的方式動詞和方式格述題化與話題化的條件制約


句子運用研究

● “那”字應答句
● “你看你”的語用分析
● “之所以”小句篇章功能論略
● 疑問範疇中的形式與標記


語法教學研究

● 語法偏誤研究程式
● “V+得+補”句補語的韓語對應形式
● 黏著語素自由度的測定
● “一量名”主語的指稱情況研究


第四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綜述
漢語語法專題研究
作者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樹、稅昌錫、吳立紅
分類號C2.3.4 15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題
註釋
本書簡述漢語語法研究的歷史,現代漢語語法特點,漢語語法研究的成績:重點介紹漢語語法的研究方法,並指出漢語語法研究的存在問題,預測漢語語法研究的發展的趨勢,為今後的研一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書適合對漢語語法研究有興趣的學者和學生閱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漢語語法學簡史
第二節 現代漢語語法特點
第三節 漢語語法研究的成績
第四節 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的趨勢


第二章 語素研究

第一節 語素名稱的演變
第二節 語素的分類
第三節 確定語素的原則和方法
第四節 有關語素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三章 構詞法研究

第一節 詞的確定
第二節 構詞類型
第三節 構詞法與造詞法
第四節 構詞法和構形法
第五節 構詞法和構形法研究的特點


第四章 詞類研究

第一節 詞類劃分的標準
第二節 呂叔湘、朱德熙的詞類學說
第三節 漢語詞類研究的新嘗試
第四節 詞類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第五章 短語研究

第一節 短語、片語、結構
第二節 短語研究簡史
第三節 短語在語法研究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四節 短語的類型
第五節 短語和句子的區別
第六節 短語結構與層次分析法
第七節 向心結構理論的探討
第八節 短語研究的新動向


第六章 句型研究

第一節 句型研究的物件
第二節 漢語句型研究簡史
第三節 新時期漢語句型的研究
第四節 句型研究中的理論問題


第七章 句類研究

第一節 句類研究歷史簡況
第二節 疑問句分類的研究
第三節 疑問語氣詞的研究
第四節 疑問點與答問的研究
第五節 疑問程度的研究
第六節 疑問句的功能研究
第七節 疑問句內部類型的研究
第八節 祈使句研究
第九節 感歎句研究


第八章 句式研究


第一節 “把”字句研究
第二節 被字句研究
第三節 存現句研究
第四節 主謂謂語句


第九章 複句研究


第一節 複句研究簡史
第二節 單複句的區分
第三節 關聯詞語
第四節 複句的類別
第五節 緊縮句
第六節 多重複句的分析
第七節 複句研究的新思路


第十章 歧義研究

第一節 歧義的類型
第二節 歧義分化的方法
第三節 消除歧義的手段
第四節 有關歧義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十一章 語義角色研究

第一節 語義角色研究概況
第二節 語義角色的理論探討
第三節 語義角色的關係類型
第四節 語義角色研究的幾個熱點問題
第五節 漢語形容詞和名詞的語義角色研究
第六節 語義角色研究的意義


第十二章 語義指向研究

第一節 語義指向研究的歷史
第二節 語義指向的定義和性質
第三節 語義配項與語義指向
第四節 語義聯項與語義指向
第五節 語義指向的結構模式
第六節 關於語義指向研究的若干問題


第十三章 語義特徵研究

第一節 語義特徵研究的歷史
第二節 義素分析法與語義特徵分析法
第三節 語義特徵的分類
第四節 語義特徵的提取
第五節 如何運用語義特徵分析法
第六節 語義特徵分析的作用


第十四章 認知解釋研究

第一節 漢語認知語法研究概況
第二節 認知語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認知語法的解釋力
第四節 認知語法研究的發展方向


附錄:漢語語法研究重要參考書目
第一版後記
增訂本後記

作者簡介
漢語語法學史論
作者邵敬敏
分類號C2.3.4 13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主題
註釋
本書確實是一部“史”,而不僅僅是一些按年代排列的語法著作簡介。縱覽全書,可以清晰地看出漢語語法研究發展歷史的軌跡。作者不僅理順了通史的脈絡,而且處處注意到專史發展的線索,從而使通史與專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其次,它充分發揮了評述的作用,而不只是“述而不作”。對各種語法學流派、各類語法學論著都發表了自己獨到的看法:還對一些語法學家的研究給以系統的總結。既肯定了歷史上的功績,又從發展角度指出其不足,全書分析較中肯,立論公允。本書適合作為學校漢語專科的教科書及研究及修讀語法學的人士及學生閱讀。


胡裕樹先生序

呂叔湘先生信


導論


第一章 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西周~1898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早期朦朧的語法觀念
第三節 中期對語法現象的初步歸納
第四節 後期對虛字的專門研究
第五節 後期對句法的初步探討
第六節 若干語法術語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 漢語語法學的草創時期(1898年-1936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我國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
第三節 古代漢語語法研究
第四節 建立新語法體系的嘗試
第五節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興起
第六節 古今比較語法的研究
第七節 語法理論的研究
第八節 語法專題的研究


第三章 漢語語法學的探索時期(1936年-1949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國文法革新討論
第三節 漢語傳統語法研究三家新體系
第四節 通俗性的語法普及讀物
第五節 語法專論介紹


第四章 漢語語法學的發展時期(上)(1949年-1978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漢語描寫語法的崛起
第三節 語法知識的大普及
第四節 五十年代三次語法專題討論
第五節 幾本有特色的漢語語法專著
第六節 《暫擬漢語語法教學系統》的產生


第五章 漢語語法學的發展時期(下)(1949年-1978年)

第一節 六十年代三次語法專題討論
第二節 漢語描寫語法的發展和對結構主義的批判
第三節 大學語法教學的三個代表性體系
第四節 其他現代漢語語法著作
第五節 漢語語法各分支學科的興起和發展
第六節 1966年一1978年的語法研究


第六章 漢語語法學的創新時期(上)(1978年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當代著名語法學家研究的特色
第三節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在漢語中的實踐與發展
第四節 新編的大學語法教材
第五節 “析句方法”的討論和《系統提要》的產生


第七章 漢語語法學的創新時期(下)(1978年-)

第一節 中年學者的崛起
第二節 漢語語法邊緣學科的研究
第三節 漢語語法分支學科的研究
第四節 漢語語法專題的研究
第五節 漢語語法學的理論研究


第八章 港臺和國外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一節 台灣和香港地區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二節 國外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九章 漢語語法學發展的歷史趨勢


初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