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瀏覽
書名
ISBN
索書號
其他書名
權限設定
語言
部門
位置
文獻類型
課程範圍
適合
 至
是否有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關鍵字
出版社 : 明窗出版社總數: 13
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
作者陳沛然
分類號C4.6.2 027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年1997
微型小説的特性與技巧
作者江曾培
分類號C4.7.4 022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年1998
實用中文商務公函寫作
作者古德明
分類號C1.6.1 027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年1999
一字之差 英王寫別字
作者容若
分類號C2.3.2 107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年2003
中文修辭自學通——新修辭學
作者潘銘焱
分類號C2.3.5 010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出版年1999
廣粵讀
作者何文匯
分類號C2.4.2 018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主題
註釋
《廣粵讀》是乘《粵讀》一書之勢寫成的。利用大量的故事,闡述了普通話、粵語和英語的語音特性、以及普、粵、英三語禁忌音的處理方法。附錄的〈對聯格式淺說〉一文能幫助讀者深入瞭解律聯格式,從而增加創作律聯的能力。本書適合對學習普通話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第一部

第一章 燈火闌珊處
第二章 望盡天涯路
第三章 百川東到海
第四章 離離山上苗

第二部

第一章 日若稽古
第二章 北風其涼
第三章 維南有箕
第四章 非禮勿言

附錄 對聯格式淺說─兼談蘇州園林的楹聯
粵音平仄入門‧粵語正音示例
作者何文匯
分類號C2.4.2 026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盡量用淺易的語言,有系統地介紹粵語標準音的基本知識。本書可以令到以粵語為母語的讀者能清楚分辨平仄,懂得運用反切;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知道怎樣尋找正確讀音,無須問道於盲,以訛傳訛,誤己誤人。本書適合有興趣學習粵語的人士及初學者閱讀。

第一章

粵音平仄
語音符號
九聲
同調詞語
天籟調聲法
口語變調
反切
聲母變化
韻母近移
陽上作去
送氣與不送氣
日常錯讀字

第二章

近體詩格律
引言
平仄起式
特殊形式
律詩選讀

附錄
天籟調聲法練習
粵讀粵
作者何文匯
分類號C2.4.2 027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本書作者曾 在 香 港 電 台 同 時 期 主 持 了 兩 個 關 於 「 粵 語 正 音 」 和 「 粵 音 正 讀 」,本書是把 當 年 的 電 台 節 目 講 稿 整 理 、 修 訂 , 再 加 入 全 新 內 容 整 輯 而 成 , 全 書 分 四 大 章 節 , 包 括 「 粵 讀 求 真 」 、 「 粵 讀 行 遠 」 、 「 粵 讀 懷 古 」 及 「 近 體 詩 格 律 淺 說 」 , 書 中 每 篇 文 章 都 引 用 《 廣 韻 》 和 切 語 作 為 粵 讀 依 據 , 實 用 、 有 用 , 中 學 生 、 大 學 生 、 語 文 教 育 工 作 者 都適合閱讀。



第一章 粵讀求真

01 重蹈覆轍
02 藉口
03 敏捷
04 昨日
05 綜合
06 梵文、樊遲
07 覆蓋
08 緋聞
09 改革、革命
10 骨骼
11 糾紛、糾正
12 紀念、紀律
13 強勁、競爭
14 坎坷
15 休憩
16 刊物
17 酗酒
18 贈劵
19 絢爛
20 任安
21 漣漪
22 模擬
23 友誼
24 屋簷
25 妖艷、妖怪
26 天折
27 活躍、智慧
28 愉快
29 逾期
30 參與
31 彈丸
32 狼戾
33 閩南語
34 眼眸
35 嫵媚
36 銘記
37 遨遊
38 抨擊
39 浦東
40 搜索
41 渲染
42 恬靜
43 湍急
44 對峙
45 緩慢

第二章 粵讀行遠

01 看
02 聽
03 思
04 望
05 漫漫
06 冥冥
07 論
08 過
09 令
10 吹
11 搜
12 橙
13 誼
14 浦
15 銘

第三章 粵讀懷古

01 睇
02 噍
03 摔
04 嗅
05 褪
06 紕
07 摜
08 戇 目目
09 咄
10 抨
11 塗
12 重
13 拚
14 狼戾
15 左近

附錄
近體詩格律淺說
粵講粵法
作者歐陽偉豪
分類號C2.4.2 058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此書講述粵語語法在香港現代社會的運用及其意義。粵語是一種極具特色的方言,作者結合時事、生活處境和例子,分析粵語的句構、用語和表義,既淺白又生活化;對時下流行用語如「好hea好頹」、「豪畀佢」、「玩鋪勁」等提出了深入的看法,不單讓香港讀者認識「母語」的特點,更可領略粵方言千變萬化、靈活而有趣之處。
奇題妙語怪新聞
作者容若
分類號C3.3.6 001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有過「中文運動」,照理中文水準可以提升,意外的是不升反降。 自八十年代開始,作者每天「咬文嚼字」。當初只針對香港,繼而發覺內地也不妙,並非「香港中文」才見不得人。作者經過研究得出結論:文字改革和文化大革命才是其主要原因。中文水準到八十年代全面下降,不是很好地說明了嗎? 踏入本世紀,反映到香港報刊上來,最突出莫如編輯在擬題、用字和處理新聞手法大失水準。因此,作者評選「奇題妙語怪新聞」,正在於反映錯別字、誤用濫用詞和冗句病句充斥於書刊有增無減的實況。 《奇題妙語怪新聞》每篇大都標明時間、出處,在於紀錄歷史,同時讓有需要者可以查核。取材範圍,在香港是當時最暢銷和較權威的幾家報刊;在內地亦以最暢銷和最權威的報刊為主。 本書內容,暴露了當時傳媒的錯別字、誤用濫用詞和冗句病句既多而且嚴重,暴露了當事人尚未具備應有的各種知識;無形中向讀者提供不少笑料、提供一條探索中文水準何以下降的鑰匙。
漢字變變變
作者葉建源
分類號C2.3.2 175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漢字是怎麼來的,這個字為什麼這麼寫,而不那麼寫,它為什麼有這個意思?孩子們經常會好奇地問這些問題,現在的語文教學卻忽略了這些,使得學生的好奇心無處著落,錯過了適時教學的時機。 “漢字變變變”不僅解決了這一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追本溯源,讓孩子了解了漢字產生的緣起 - 漢字是從象形文字轉變而來的。為了加強閱讀的趣味性,還有一個跟這個字有關聯的故事等著小朋友呢!當然,有趣的卡通畫也是少不了的!
一字之差 - 關鍵在一字
作者容若
分類號C2.3.2 173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題
註釋
《一字之差》系列共三集,各篇主要輯錄自作者於八十年代發表在報章上的文字專欄。研究材料見於報刊、電台、電視,也有見於書籍的記載,範圍古今中外,並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作者既幫助讀者指出錯別字,分辨正俗字和古今字,又將繁簡字和異體字比較,由讀者自己選擇哪個字為恰當。本書主要有四大特點:一、厚今而不薄古。保持社會用字的穩定,順應文字發展,尊重約定俗成,防止復古造成混亂。二、反對貪簡貪便,認為在繁體字和簡化字之間要有恰當的取捨。三、所收實例雖舊猶新,仍能真實反映目前社會遣辭用字的通病。四、行文淺白,不避俚俗,不乏粵語詞的運用。本書適合關注中文社會人士和致力提高中文水準的青少年朋友參考。

自序
曆歷不宜混淆
負責與負債
一字之改
不是佳話
侮辱上帝
「待」慢
書「藉」借書
槍到鞋到
不許「瞭望」
三位一體
啼笑皆非
響應?
二十條命
暑期三步曲
此風不可長
遊與遊
限制與制限
「悍衛」?
煙花「瀰」目
其他與其他
肖竟變蕭
闡與禪
趾變成指
假不能亂真
慧能原偈
以姓代性
重帝怪名
兩「位」兒子
如何遷就
成語變字
掛羊頭賣狗肉
陪了夫人
妙法蓮「花」經
手術臺上病逝
症癥互變
晉帝父子改名
行「弒」
改古人名
不承認主義
「泡」製名菜
志和識
大前「題」
以裁作材
以河作沙
黃河百戰
乙太作泰
以壯為僮
亂改古書
為字添水
不學二例
以信作蕈
無鄔可尋
換姓不改名
「享」年三十
百字短文
不信邪
一字之差
「桔」黃字
「桔」紅
廣府話別字
飢與饑
飢與餓
多此一人
張冠李戴
鸚如何鳴
瞭與疊
博士惠「鑑」
紫陽筆法
竊字變形
誕旦
不宜強求劃一
聖誕與聖旦
為清帝避諱
別字白字
兩種可能
形似之誤
辜負、孤負
失之毫釐
了與瞭
一字顛倒
代人發言
曬與哂
灶與竈
鳥與雀
張望與悵望
迺和乃
一字褒貶
多此一言
宗、終、蹤
「鑫鑫」向榮
造與做
那和哪
有無之爭
爵與雀
大江南去
主席象
移花接木
鼻壺便壺
姓「便」名「壺」
庶民與庶人
風可以看
日出何方
又道又說
王牆王檣
加兩不字
麻 痲 痳
後寫成後
伯父與打鈴
正俗雜用
「夏令時」
關鍵在一字
高梁與高粱
黃與皇
咀不是嘴
亂改成語
內變成外
能搖敢搖
豐寫成豐
序寫成敘
臭可喻香
鶚竟作鄂
排與牌
奕奕和翼翼
傑傑瀋沈
錯不在專家
豫、與、予
頸鏈、頸鍊
倒履倒屣
用詞復古
一字增減
誕生誕辰
之與的
怒改為惱
非盡蛇足
並州變並州
象與像
嗟與嘆
羽毛貼金
奕與弈
廣告錯字
一點心得
不是開玩笑
仇讎
祇不同祇
搏與搏
畫龍不成
彔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