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30 年代現代派詩學與中西詩學
文獻類型Book
分類號C4.5.1 119
出版秀威資訊, 2013
主題文學小說現代詩
描述

在中國大陸的現代詩學研究中,30年代的「現代派詩學」一直是最弱的環節。本書將中國現代派詩學和比較詩學相嫁接,開創了新的視角。

  本書共分導論、藝術篇、形式篇、批評篇、資料篇、結論幾個篇章。

  藝術篇研究30年代現代派詩學的藝術方法及相應的詩美範疇,即象徵、意象、知性。象徵論研究現代派關於:中西象徵理論的引入與改造,朱光潛的「比」說與梁宗岱的「興」說之比較,現代派對西方象徵主義的理解和運用。意象論研究:30年代詩學對西方意象理論輸入的清理與評價,徐遲、邵洵美對西方意象理論之研究及朱光潛對中國詩學意象的引入與研究。知性論研究:從柯爾律治到艾略特、瑞恰慈的知性理論的引入及其異同,現代派對知性的接受與變異。其中,知性導致後期現代派的形成,直接影響40年代詩學及創作。

  形式篇研究關於現代派關於詩的外形式即物質外殼的思想,即形式論、純詩論、音樂論、格律論。

  批評篇研究現代派與西方新批評的關係和詩評,資料篇研究本文發現的現代派詩刊,包括《大公報.文藝.詩特刊》、《北京晨報.詩與批評》等。

ISBN9789863260783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LAN10034
TKO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
TKO
C4.5.1 119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