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誰說沒有美術背景的一般人,欣賞畫展時只能不懂裝懂、外行看看熱鬧,對繪畫的認識僅停留在「知道」或「看過了」?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曾說:「上帝就在細節裡。」繪畫背後的秘密也在細節裡。〈藝術家與妻子的自畫像〉堪稱史上第一幅自畫像,但賞畫一大關鍵不在畫面構圖、人物細節,而是兩隻不起眼的蒼蠅?「櫻桃」是天國的果實,卻也暗喻性愛?可愛的「松鼠」竟同時象徵預知與遲鈍?無論東西古今,這些物件就像畫中的一句開門暗號、一道解謎線索,埋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只消解讀它,就能一窺全貌。◎ 暢銷好評續作──這幅畫,還可以看這裡!在參觀展覽時,從未受過美術訓練的一般大眾難免會有無所適從的失落感,日本神戶大學藝術史教授宮下規久朗有感於此,先後在《東京新聞》、《中日新聞》、筑摩WEB中開闢專欄,從具象、常見的動植物和物件著手,深入解析東西方共400幅多畫作,帶領讀者以實用有趣的方式領略賞畫之樂。專欄集結成《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出版後,旋即獲得好評迴響,如今進一步解析更多生活物件,羅列200餘幅全彩作品,以及一般藝術鑑賞書較容易忽略的東方繪畫,大聲宣告:這幅畫,還可以看這裡!◎ 50道關鍵線索,揭開細節裡的藝術史在所有藝術範疇中,經常反覆出現且顯著的元素、旨趣或中心思想,稱之為「母題」,它可以是動物、植物、器物,或任何出現在畫中的具體形象,如:硬幣、骰子、貝殼等等;它不會是畫中最醒目的主角,卻是解讀畫中奧秘的關鍵之鑰。波提且利筆下的〈維那斯的誕生〉為什麼一定得有貝殼?抱著獨角獸的少女又暗喻著什麼?不依循歷史脈絡,不強記生硬技法,也無須知識背景,本書依「動植物」、「器物」、「天候」等類別區分50個「母題」,帶領讀者抽絲剝繭,細細領略每幅畫背後的真實意涵,即使是沒有美術知識的一般人,也能快速具備專業視野,拋開知識缺乏的困頓,像行家一樣看懂世界名畫。